想要活得好「老伴」不能只有一個!
要廣結老伴 老來可作伴 生活更精彩!!
想要活得好】「老伴」不能只有一個!
兒女們忙碌的忙碌 離家的離家
擁有可以「老來作伴」的好朋友
年約70餘歲,開口的是一位親切風趣的長輩,可是講起話來鏗鏘有力,走起路來也精神奕奕,
「我是怕得老人癡呆症,所以出來上課啦!」
銀髮長者在我們生活週遭比比皆是,
他們不見得家財萬貫,不見得位高權重,
但他們努力面對人生,認真過好每一天的態度,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。
我認識一位銀髮阿嬤,每回到森林公園運動,
幾乎都會見到她的身影,已70餘歲的她,體型瘦削矮小,
走起路來有點不穩,但她總是快步向前、笑臉迎面和路過的人打招,
看到她如此開朗樂觀,又見到她風雨無阻地運動,
真佩服她為「活得久,還要活得好」做了最好的見證。
問題是,
我們的週遭似乎還有不少鎮日唉聲嘆氣、
走不出家門的銀髮長輩,自從兒女成家、
自己也進入退休生涯後,
突然之間,日子捲入了日復一日、單調又無趣的空虛與單調。
銀髮族~也需要生涯規劃
其實,
銀髮族也該對未來二、三十年的黃金歲月做生涯規畫。
年輕的時候,生涯規畫著重在工作規畫、財富規畫、親情規畫、成長規畫
,比較無法兼顧健康規畫、休閒規畫、社會服務規畫。
退休後,健康規劃成了首要目標,
然而,多數人仍疏忽休閒規畫、社會服務規畫。
有位銀髮長輩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最佳典範,
在她退休後,生活仍然豐富,
攝影、繪畫、旅行、聽課和好友見面佔滿了她的生活,
我曾經好奇地問她:「您不用幫忙帶孫子、孫女嗎?」
她瀟灑地告訴我:「那是兒女的事,我光是自己的事就忙不完了。」
簡而言之,
「生涯規畫」是需要終生進行的,
只是在不同階段需要做優先順序的調整,
而「老伴」這個概念,
對進行生涯規畫的銀髮族而言,也需要做更開闊的思考。
請問:您有幾個老伴?
「老伴」在銀髮族的世界裡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,
因為,兒女們忙碌的忙碌,離家的離家! ,
身旁是否有幾位談得來的陪伴者成了不可忽略的事。
過去,「老伴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,是孩子的爹娘,
如今,社會價值觀在演變,加上老年喪偶的情形也不在少數,
「老伴」應該擴大為泛指可以「老來作伴」的親朋好友,
不再單指家中的老夫老妻。
銀髮族一定要走出家門、走進社區、參與社會的脈動,
更重要的是去結交「老伴」:
哪些人可能成為你的老伴呢?
1. 原生家庭的兄弟姊妹。
2. 家中的兒女和孫姪輩的年輕人。
3. 過去的同事、同學。
4. 社區的鄰居。
5. 成長課室的學員。
6. 宗教團體的教友。
7. 來探望的社工員或志工。
建議您花個5分鐘,列下您目前相處中「老伴」的數目,
如果至少有20位,表示您的銀髮生涯「非常充實」。
如果至少有10 位,表示您的銀髮生涯「相當充實」。
如果只有5位左右,那麼一定要有危機意識,
因為支援網路越薄弱,銀髮生涯「不夠充實」,
日益退縮的日子也就不遠了。
「每天早上醒來,想到大夥兒要去『玩』,就是很開心!」
一位過去非常「黏」老妻的銀髮伯伯,
終於聽從老妻的建議,參加「吃喝玩樂派」社團,
他笑呵呵地說:「我的生活一下子多了20多個好朋友,
幾乎都是夫妻檔,今天去爬山,明天去看畫展,後天去吃民間小吃,
大家輪流安排,錢又不用花費很多,生活變得充實多了。」
原來,「老伴」是多多益善,
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練和生活智慧,
當彼此擦出生命的火花時,那種笑聲、
招呼聲和分享的話語,在在刺激! 著身心的活力哩!
記住哦!
「老伴」不能只有一個!看看四周吧!
一人一善創造愛的循環與善的共業;
君主愛才取之有道, 君主不取不義之財
留言列表